該文作者首先指出,“幾十年來,從事印后加工工藝的人員素質低,其中大學生的比例極低。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批高學歷大學生的加入!闭娌恢雷髡呤钦J為大學生更加心靈手巧呢,還是工作效率更高?所謂熟能生巧,不管學歷高低,只要經驗到了、管理到位,相信沒有經過四年本科培養(yǎng)的初中畢業(yè)生一樣可以做好。當然也有一些機構是從事印后加工工藝的研究的,比如一些與印后機械制造廠有聯系的研究所,只是這些地方人家恐怕還不接受本科生呢,研究生、博士生好不好?
第二條作者馬上又說,目前“國內許多頂級印刷學校還沒有開設印后裝訂系統(tǒng),也沒有設置該領域的專門學科,如北京印刷學院、上海出版學校等!备幼屓思{悶了,既然作者明知道印刷學校里還沒有開始印后的課,你還要那些學非所用的大學生去充實印后加工工藝隊伍能干什么?
第三條作者又一次顯示了他/她的孤陋寡聞,“有關印刷方面的信息會、演講會、科研會議等均未提及有關印后加工方面的內容!笨墒窃百度上隨便搜索一下就可以發(fā)現一些“中國印刷企業(yè)裝訂技術研討會 ”之類的會,也許我們的印后技術不是十分先進,但是開個把會議討論一下相關問題的能力還是有的。雖然筆者也沒有參加過這種會議,但我可從來不敢因為自己從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就斷然這種事實不存在的。那樣的話豈不是大多數中國人都會說,中國不存在腐敗問題了?
第四條更可笑,“印后加工工價極低,工藝復雜,出來的產品質量很差,形成一種‘不給馬兒草,硬要馬兒跑’的現象。”什么叫工價極低,算一下成本再說話好不好;工藝上當然當然有復雜的活也會有簡單的活,那就看客戶要求了,工藝復雜的相對收取費用就高,給多少錢干多少活是幾乎所有盈利行業(yè)的基本原則,印后的老板們會活活被餓死嗎?而且實際上隨著印刷工價的降低,相比較印后這一塊因為成本核算的不明朗,在從事印刷的人來看目前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
也正因為此,作者的第五條也顯得缺乏說服力,“印刷企業(yè)在增設設備時,大都考慮印前、印刷,很少考慮印后!惫P者接觸的印廠雖然也不是很多,但其中一些都表示要增添或者加強印后方面的實力,除了因為利潤方面的誘惑,很多有實力的印刷廠都把印前、印刷、印后一條服務當作了很有競爭力的砝碼,中國印刷行業(yè)的企業(yè)家們并不像該文作者所想象的缺乏遠見吧。當然就中國國情而言,所謂的印后的實力也不只是體現在設備方面,又一批嫻熟的印后工人也是不可小覷的力量——一臺機器多少錢啊,中國的人工多么便宜,還能順便解決一下很多人的就業(yè)問題。何況一些特殊加工工藝還真是非手工不可。
還有一個第六條,筆者簡直很無奈了,“在工序上,印后的裝訂多是加班加點,給印前做補充!庇『螽斎皇怯∏暗难a充了,為了趕交貨日期自然需要加班加點,就算印刷不也是加班加點的趕活嗎?一個不用加班加點的印刷廠或者印后的廠,估計也離關門不遠了。
總之這篇認為印刷界對印后加工工序存在不可小視的偏見的文章里,沒有一點數據、材料作為支撐,沒有一個案例用來支持論點,完全是作者靈光閃現蹦出的“行六條”,還一條也沒說到點上。借用該文作者最后的一句話吧:“可喜的是現在已引起很多行業(yè)內人士的足夠重視。”相信作者為知擔憂的“行六條”也就沒有立足之地了吧。